2022-12-20 13:50:02
瑞士放弃中立要制裁中国,银行业反遭重创,中方说的话别不信。一场俄乌冲突成了国际局势发展的照妖镜,冲突之下,不少国家都露出了他们的真实嘴脸,美国不加克制的打压俄罗斯、和欧洲国家的韭菜,波罗的海三国趁机报复俄方,就连瑞士这个中立国也卷入其中。
冲突爆发后,身为中立国的瑞士的各种做法都令人无法理解,他不仅在地缘和人权政治议题上屡屡大放厥词,还放弃了自己的中立立场,跟欧盟、美国共同制裁俄罗斯,甚至冻结了俄罗斯企业及个人在瑞士的资产。
此时的瑞士似乎忘了没有中立我的身份就没有他们的今天。
瑞士的中立国身份
二战时期,瑞士凭借着对犹太人资产的严格保护做实了自己中立国的身份,让全球对瑞士银行颇为认可和信赖,保密性和安全性极高成了大家对瑞士银行的深刻印象,在这之后不断有国际资本前往瑞士银行投资与存放。
除了中立国的身份,严格的法律保护也让瑞士成为一些企业以及投资者的避风港,在几年时间内,瑞士凭此赚的盆满钵满。
可就是这样一个靠着中立国的金字招牌赚取了大量财富的国家,现在却在俄乌冲突中露出了自己的真实嘴脸。
俄乌冲突发生后瑞士的表现和中立已经完全无关,尤其是他们追随美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、冻结俄罗斯在瑞士的资产更让其他各国对瑞士银行失去信心。
瑞士越来越不得人信任
现在他们不仅仅是在俄乌问题上有了倾向性立场,在人权问题上瑞士的做法也有为中立国的身份。
今年3月份,欧盟与西方多国曾凭借着“涉疆人权问题”为由对中方个人和企业进行制裁,当时瑞士也曾参与其中。今年7月份,瑞士经济官员也大放厥词,声称如果大陆要武力收台,瑞士对大陆的制裁强度只会比对俄罗斯的更为激烈。
如果说冻结俄罗斯在瑞士的资产还能努力找出辩解之词,那么现在瑞士接二连三的举动就坐实了他们放弃中立国身份的现实。在瑞士做出了这种错误的选择后,其反噬效果也逐步凸显,自今年下半年以来,瑞士赖以生存的银行业便不断遭受打击,而瑞士央行公布前9个月的数据显示瑞士银行的亏损额创下了新高纪录,已经达到了1426亿美元,当国内支柱性产业面对这样的重创打击时,整个瑞士的经济发展也会陷入困境,但这终究是他们自作自受。
此时瑞士经历的这些让人不禁想到我国驻瑞士大使说过的话:瑞士如果在乎两国关系,就应该避免跟随欧盟脚步对中方执行制裁。
部分信息来源:成都电视台